为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提升本科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文学院2022级中文1班于5月9日晚在文学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了“我心目中的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国家级一流课程系列研讨之一”活动。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有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
开幕式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负责人王学振教授介绍了本次课程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强调鲁迅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王建光副教授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和支持。本科生代表、班级学习委员汪烨昕报告了研讨会的筹备过程。
研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场研讨由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吴辰副教授主持、评议。在本场研讨中,王克之同学从《呐喊》《彷徨》入手,探讨了鲁迅笔下的猥亵者形象;晏露宾同学关注了鲁迅笔下的精神弱者形象;吴米同学以五四革命落潮期为背景,分析了鲁迅笔下的文人形象;朱前炜同学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在鲁迅小说中的形象类型及意义;张梦竹同学关注了鲁迅小说中的“局外人”形象及现代意义;刘逸菲同学则探讨了《孔乙己》中守旧知识分子的悲惨人生。
第二场研讨由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申旗老师主持。侯梦媛同学从自由恋爱的角度,将鲁迅小说《伤逝》和古典作品《莺莺传》进行了并置研究;蔡展燕同学谈论了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模式;张李明同学则关注了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王赫同学提出了是否高估了《狂人日记》的问题,并与果戈里进行了比较;陆婉莹同学则论述了鲁迅小说中的批判现实性国民文学;汪烨昕同学从《野草》中探讨了早期魔幻现实主义的雏形。
闭幕式上,本科生代表张欣然和研究生代表陈思宇分别发表了参会感言和观摩感言,分享了他们在研讨会中的收获和感悟。王学振教授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表示将会持续举办系列活动,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想法的平台,也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鲁迅文学、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窗口。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使大家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大家文学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