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下午,应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为我校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冷战背景下的文学史建构——以王瑶、普实克、夏志清为中心”的讲座。
讲座由文学院院长王学振教授主持。讲座中,陈平原教授以纯文学研究的局限性切入,指出“冷战”背景下文学研究现实感怀的重要性,阐述了“冷战”的大背景、两大阵营的对抗与中国的世界地位。进而,指出冷战背景下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的学科建设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体制建构的时代性。同时提出,作为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与国家的命运及意识形态变迁密切相关,引出“处于漩涡中心”的中国、东欧、北美的文学史建构的不同价值体系。以北京大学教授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为切入点,讲述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变迁历程。从捷克文学评论家普实克的人生经历及不同时间节点的转折的背景,以其著作《抒情与史诗》及其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问题思考为本,尤其引出所发表文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1962)》,阐述冷战背景下,两大阵营、不同政治立场的学者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史功能理解上的迥异。同时,学者受特定时代意识形态的制约,后辈对于前辈学者的局限性应保持“理解的同情”。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写作背景、中译本的出版过程,分析夏志清先生印象式中西文学比较所反映的文学趣味及学术评价标准的形成原因。最后,陈平原教授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原本就与现实政治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学研究要保持经典性与战斗性二者共存,失去介入现实的愿望,也就失去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魅力。
交流环节,王学振教授高度赞扬了陈平原教授文学研究的中西比较、中古贯通的宏大研究格局及强烈的现实关怀。陈平原教授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关于中古文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中西文学评价体系中的两极分化、文学史与文学研究不同标准、文学研究的史料化倾向等问题。师生们纷纷表示陈平原教授的讲座刷新了自己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认知,关于文学研究的视野格局等都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