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上午,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主任、《郭沫若学刊》副主编、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廖久明教授,应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邀请,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如何收集、整理、使用史料——以《藤野先生》研究为例”为主题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王学振教授主持,学院几十名师生于文学院资料室共同聆听。
讲座中,廖久明教授从史料研究校对中的十个问题入手,分享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以及史料收集整理的前沿问题。之后以《藤野先生》研究为具体事例,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如何收集、整理和使用史料的问题展开分享。从研究《藤野先生》的缘起开始,介绍数据库检索关键词的技巧,引出中国和日本《藤野先生》研究现状,从中寻找前人研究的缺漏。其后,从图片史料的角度,提取文字信息,比较史料照片中同一底片在不同报刊上的不同呈现,分析不同体裁史料提取、运用文学史料于文学研究的侧重。着力以史为准,寻找历史发生过程中被遗漏的信息,致力还原历史原象,辩驳研究领域中关于《藤野先生》研究的争论。参照日本学者对鲁迅《藤野先生》作品内容五次不同的调查及结果,论证日本学者在鲁迅求学经历研究上的精细和不足。通过对回忆录的定义、价值及其使用态度及方法,认定《藤野先生》体裁及对其真实性探究的宽容。最后,廖教授从写作缘起及主要内容谈《朝花夕拾》的体裁问题,从“闲话风”散文的风格,认为鲁迅在写作时很可能受到《土仪》的影响,反对日本学者提出的《藤野先生》小说论。同时,根据史料分析指出,这一时期鲁迅诸事缠身,只能从“记忆中抄写”出《藤野先生》等四篇回忆录散文,难免存在细节错误。
此次讲座,廖教授结合具体文本问题的分析,分享收集、整理、使用史料的方法,探讨史料整理的规范性问题等,使得同学们受益颇丰,对研究中如何运用和分析史料有了新认识。同时,认识到文学研究中“找到自己的根据地”,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道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