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为首选),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应用于本学科的研究;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课题和教学工作。
二、学习年限
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在学期间,若在CSSCI来源刊物上已公开发表了2篇以上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导师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博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三、研究方向
1、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方向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现象,经典作家与作品,以及当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关系等。思潮、流派与现象研究,注重从百年中国的大视野中,对五四以来出现过的文学思潮、流派和现象进行整体观照,在广泛的历史联系中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主张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对五四以来产生的优秀作家与作品进行富于创造性的研究与阐释,提出具有较高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的问题;当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强调鲜明的当代意识,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发现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当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繁荣提供理论依据。
2、文艺学。文艺学以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为主要资源,结合现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实践,在对中外古典理论进行重新诠释和评价的同时,努力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特别是要针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现象进行有理论深度的观察分析与评价。与此同时,以中外文艺理论为基点,扩大学术视野,努力打通文学与哲学、史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界限,围绕现实理论问题,尽力吸收上述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大文学研究与批评的领域,通过跨学科研究,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思想和学术活力。
3、中国古代文学。本方向主要以古代诗文、词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古代文学思潮与诗文体派、唐宋词体及选本、戏曲史与戏曲文献整理、经典作家作品等。诗文流变与体派研究,着重探索唐宋诗文创作群体、文化影响及风格嬗变,注重诗文体派之间的关系、同一体派中作家及其创作的差异;从文学发展史的高度,探寻隐逸诗文风格特征及其流变。宋代词体与选本研究,注重从选本与词体的视角发掘词学审美特质,从词史的高度审视不同词体的同异,动态把握词体的审美特质。戏曲史研究与戏曲文献整理,注重戏曲发展史、特别是宋前戏剧发生、发展的系统描述,以及古代戏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方向以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国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研究,以苏联文学的世界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为重点,着重探讨苏联文学的“人类思维”倾向和多元化艺术特征;美国当代文学,以西方现代作家斯奈德、威尔逊等作家为重点,着重从文化的层面探讨现代西方文学现象,透视其多元文化要素,揭示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困境与突围、文学和政治的合谋与冲突问题;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强调探究中外文学艺术的互动现象与模式,透视世界文学发展的规律。
5、汉语言文字学。本方向主要以海南汉语方言和海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从历时角度描写其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在不同时期的面貌,揭示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系统和特征,寻求其演变动因和轨迹;在共时角度寻求海南汉语方言与现代汉语、海南汉语方言与内地汉语方言、以及海南少数民族语言与中国境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异同,阐释其变化发展的机制和脉络,彰显海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在汉语史研究和类型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尤其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课程学习侧重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博士生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2)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博士生导师,并设负责人一名。导师为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博士生指导小组全程参与博士生培养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博士生入学两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 课程学习原则上在一年内完成,教学形式应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
(5) 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
(6)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博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或访问。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7)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鼓励无高校教学经验,且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兼做助教。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学分:总学分一般不低于16学分。
博士生的课程类别分为:①公共必修课:政治1门、第一外语1门、第二外语1门,共8学分。②学位基础课1门,最低学分要求2学分。③学位专业课1门,最低学分要求2学分。④选修课2门,2学分。⑤学术研讨5次,共2学分。此外,对于本科及硕士阶段所学专业都是非本专业的博士生,在第一学年必须补修至少2门本专业的硕士生课程(不计学分),成绩合格,方可开题。具体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
(二)二级方向课程设置:
(1)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分 |
学时 |
上课学期 |
适用专业 |
学位基础课 |
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
Study o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Frontier Issues |
房福贤 |
2 |
36 |
11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位专业课 |
文学思潮流派现象研究 |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ry Thought Trend and School |
邵宁宁 |
32 |
36 |
11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选修课 |
现代小说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Modern Fiction |
徐仲佳 |
21 |
18 |
2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作家传记研究 |
Study on Modern Writers' Biography |
房福贤 |
21 |
18 |
2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新时期文学现象研究 |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ture in the New Period |
毕光明 |
21 |
18 |
2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古今文学演变研究 |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
邵宁宁 |
21 |
18 |
2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补修课程 |
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
Study on the Classic Works and Writers |
程振兴 |
2 |
|
23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学史理论与实践 |
Theory and Practice on Literary History |
席建彬 |
2 |
|
33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2)文艺学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 学分 |
学时 |
上课学期 |
适用专业 |
学位基础课 |
西方文论 |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单正平 |
2 |
36 |
1 |
文艺学 |
学位专业课 |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 |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
邓新跃 |
32 |
736 |
1 |
文艺学 |
选修课 |
经学研究 |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
周泉根 |
21 |
318 |
1 |
文艺学 |
德国古典美学研究 |
Study on 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s |
单正平 |
21 |
318 |
2 |
文艺学 |
|
宋明理学研究 |
Study on Neo-Confucianism |
黄保真 |
21 |
318 |
2 |
文艺学 |
|
20世纪文学理论问题 |
Study on 20th Literary Theory |
王学振 |
21 |
318 |
2 |
文艺学 |
|
补修课程 |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
Study on 20th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张浩文 |
2 |
3 |
3 |
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西马与当代文化研究 |
Study on Western Marxism |
廖述务 |
2 |
3 |
3 |
文艺学 |
(3)古代文学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 学分 |
学学时 |
上上课学期 |
适用专业 |
学位基础课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
李占鹏 |
32 |
136 |
1 |
中国古代文学 |
学位专业课 |
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体派研究 |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ought Trend and Type and school |
薛泉 |
32 |
136 |
1 |
中国古代文学 |
选修课 |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Prose |
阮忠 |
31 |
118 |
1 |
中国古代文学 |
唐宋词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Ci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薛泉 |
31 |
218 |
2 |
中国古代文学 |
|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Drama and Quyi |
李占鹏 |
31 |
218 |
2 |
中国古代文学 |
|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Poetry |
杨清之 |
31 |
218 |
2 |
中国古代文学 |
|
补修课程 |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Ancient Fiction |
郭浩政 |
3 |
2 |
3 |
中国古代文学 |
版本目录学 |
Science of Edition and Bibliography |
谢海林 |
2 |
2 |
3 |
中国古代文学 |
(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 学分 |
学学时 |
上课学期 |
适用专业 |
学位基础课 |
世界文学前沿学术问题研究 |
Study on the Frontier Academic Issues of World Literature |
韩捷进、毛明梁建东 |
32 |
736 |
1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学位专业课 |
比较文学理论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ory |
彭荻 |
32 |
736 |
1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选修课 |
英美当代文学研究 |
Study on Contemporar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
毛明 |
21 |
318 |
1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俄罗斯文学研究 |
Study on Russian Literature |
韩捷进 |
21 |
318 |
2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中西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 |
Comparative Study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
李萍 |
21 |
318 |
2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西方文学经典研究 |
Study on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
梁建东 |
21 |
318 |
2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补修课程 |
西方文学史 |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
梁建东 |
2 |
3 |
33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
Study on 20th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张浩文 |
2 |
3 |
33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5)汉语文文字学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任课教师 |
学学分 |
学学时 |
上课学期 |
适用专业 |
学位基础课 |
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 |
Study on linguistics frontier issues |
龙涛 |
32 |
736 |
1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学位专业课 |
汉语词汇语义研究 |
Study on Vocabulary and |
李清桓 |
32 |
736 |
1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选修课 |
文字学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
黄思贤 |
21 |
318 |
2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音韵学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Philology |
李清桓 |
21 |
318 |
2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
方言专题研究 |
Dialect Study |
杜依倩 |
21 |
318 |
2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Language Grammar |
龙涛 |
21 |
318 |
2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
补修课程 |
现代汉语研究 |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
段曹林 |
2 |
3 |
3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语义学专题研究 |
Monographic Study on Semantics |
冯青 |
2 |
3 |
3 |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
(三)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笔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等适当的考核方式,内容注重对博士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算。必修课75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70分以上为合格。
1.课程内容简介(每个方向列两门)
序序号 |
课程中文名(英文名) |
主要内容介绍 |
11 |
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
主要介绍国内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突破,使研究生尽快把握当代学术前沿问题,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
12 |
文学思潮流派现象研究 |
站在当代学术制高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重点思潮、流派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特别注重经典个案的细致解剖,为研究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13 |
西方文论 |
以古希腊哲学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兼顾19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理论和基督教文化传统,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研究。 |
14 |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 |
以先秦儒家诗学和易经老庄哲学、魏晋南北朝文论为研究的重点,以西方文论文参照,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更为系统理性的思考整理和重新诠释。 |
15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
在介绍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兼顾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关注在研究方法、学术理念上的创新,从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 |
16 |
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体派研究 |
从文学发展史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的重大思潮、重点体派进行系统探析,尤其注重对经典个案的剖析,旨在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 |
17 |
世界文学前沿学术问题研究 |
主要介绍国内外世界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新成果,新观念,新方法,以便于研究生尽快地进入到专门的研究领域,启迪他们的研究思路与学术潜力。 |
18 |
比较文学理论 |
主要介绍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现状与最新理论进展,特别注重对不同理论学派的分析,以及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的实践,为研究生进入专业研究领域打下基础。 |
19 |
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 |
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汉语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介绍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便研究生更为迅速地了解学术发展的动态,较快地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
110 |
汉语词汇语义研究 |
从历时角度探讨汉语词汇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从共时的角度了解其系统性和特点,采用点面结合方法,及对个案具体分析,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的研究提供操作方法。 |
六、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前期审查、中期审查和后期审查。
(1) 前期审查:主要以开题报告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末进行。开题报告审查委员会由学院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博士生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委员会做开题报告。合格者可以根据研究计划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不合格者需再次申请开题报告审查,两次审查时间间隔不少于2个月。
(2) 中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初稿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博士生应按照论文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在进入中期审查之前完成不少于2次的学位论文进展报告;至少在CSSCI来源刊物上公开发表了1篇学术论文;完成并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博士生应在论文通讯评阅前5个月前通过中期审查。审查内容包括:①学位论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②通过考查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文字表述等,审查学位论文的规范性;③通过审查学位论文结构、观点、方法和论证等,考查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审查基本合格,并按照要求在通讯评阅前完成学位论文修改工作,方可进入后期审查阶段;审查不合格,须在至少半年后再次申请论文中期审查。
(3) 后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答辩为依据,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博士生需要在答辩前2个月提出申请,由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对其答辩资格进行预审。经审查合格后,再由博士生指导小组组织预答辩。预审及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正式答辩。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2篇本学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规定的权威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论文;一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人大资料全文复印、以及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视为CSSCI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要3000字以上的本专业学术论文,视为权威期刊论文;论文第一作者需为本人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海南师范大学,其中至少有1篇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答辩,方准予毕业;申请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
(1)博士学位论文所获结论应在本学科、本研究领域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和成果。
(2) 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资料或数据可靠,文字简练通顺,论证或计算严谨准确,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引用文献准确、全面、合理;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章节对选题相关的学术动态、本论文的新的学术贡献作全面说明。在论文后附参考文献目录(按科技著作出版规范);附中外文摘要。
(3)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字数一般在10万字以上。论文写作过程(包括社会调查等)不少于1.5年。
(4)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应首先向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提交论文,经盲审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以无记名方式投票,决议由2/3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5)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5次以上(含5次)与本专业或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研讨(Seminar)。
博士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与上述条件,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