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 列表
    科研动态
    刘勇:文学何处得以安放?——现代文学的又一次焦虑
    2024-12-08 18:50:20 点击率:4 来源:本站

文学院天涯人文讲坛 第325期

主讲题目:   文学何处得以安放?——现代文学的又一次焦虑

主讲人:       刘勇

时   间:       2024年12月10日  上午9:00—11:00

地   点:      (龙昆南校区)外国语学院会议室

主办学院:    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刘勇,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长篇论文《延安文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入选2022年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和《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成功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获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新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教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文化考察。

内容简介:现代文学从它发生的一个世纪多来,一直处在焦虑当中。焦虑什么呢?现代文学自己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但是从几千年的古代文学到每过一年就增加一年、不断扩容的当代文学,可以说没有一段文学史像现代文学三十年如此纠结,比如在现代文学的起始时间上反复讨论,对现代文学的分段也是众说纷纭,对现代文学状态的讨论和争议,似乎都超过了现代文学本身的范畴和内涵。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今天,现代文学似乎又面临一次大的焦虑,这次焦虑什么呢?在国家强调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打通”文学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文学的“跨界”“跨域”势在必行,文学不得不重新确立自身的位置。文学不是一种学科或者方法,把文学独立归为一类,对文学自身的发展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好处,把文学捆绑在一个固定的类型,龟缩在一个固定的门类,把自身非常复杂、非常丰富、极有个性的文学始终当作一个学科来建设,其实是很有问题的。文学包括文学研究,应该焦虑,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 电话:0898-65887916 邮编:571158
  • 技术支持/中旗网络
  • 文学院